南京市快速内环路指路系统改造应用研究(二)
来源:本站 时间:2020/1/7 15:33:59 次数:
1 快速内环指路系统现状分析
“井”字形快速内环路,只是规划上的概念,并未融入指路系统。快速内环指路系统是随着分路段、分阶段建设时在各交叉口设置了基本指引功能的指路标志,主要为单级信息指示。后期在使用过程中增加了部分以指示行驶车道行为的远程指路信息。但如此“打补丁”式的完善方式,造成指路系统混乱,路线识别、指引困难,直接影响快速路使用中的通行效率和秩序,也存在交通安全隐患。
快速内环指路系统问题主要是由于建设年代时间跨度大,没有统一的指路系统设计规则,不同时期建设的路段设计标准、风格差异较大,缺乏连续性、系统性、整体性,直接影响了快速路系统长距离交通疏解功能的发挥。
(1)缺乏系统性设计
“井”字形内环概念未在指路系统中体现。南京快速内环均在原有城市道路基础上改造,因此道路名称也延用了原有路名,但使用原有路名存在原有路名只能指示地面辅道,无法区分主线;原道路路段长度较短,全线一般由多条道路组成;新增高架、隧道,又增加了多个地名等问题。如内环西线,全长14.5km,道路名称有19个,过多的名称使得指路目的地难以取舍,难以整体体现。
|
桥、隧道路 |
建成时间 |
地面道路(含辅道) |
内环西线(建宁路至油坊桥立交) |
大桥南路高架 |
1999 |
大桥南路 |
盐仓桥广场 |
|||
虎踞北路高架 |
1999 |
虎踞北路 |
|
古平岗立交南北跨线 |
1999 |
||
草场门隧道 |
1999,2014改造 |
||
清凉门-汉中门隧道 |
1999,2013改造 |
虎踞路 |
|
水西门隧道 |
1999,2013改造 |
虎踞南路 |
|
集庆门隧道 |
2002,2013改造 |
凤台路 |
|
赛虹桥立交南北跨线 |
2003 |
||
凤台南路高架 |
2003 |
凤台南路 |
|
凤台南路中段高架 |
2011 |
||
小行隧道 |
2011 |
||
油坊桥立交南北跨线 |
2011 |
||
|
|||
内环北线(扬子江大道至东杨坊立交) |
扬子江隧道支线 |
2015 |
定淮门大街 |
定淮门大桥 |
|||
古平岗立交东西跨线 |
2009 |
模范西路 |
|
新模范马路隧道 |
2009 |
模范中路 |
|
新模范马路 |
|||
玄武湖隧道 |
2004 |
玄武大道(新庄立交至东杨坊立交) |
|
新庄立交东西跨线 |
1999,2007改造 |
||
花园路高架 |
2008 |
||
王家湾高架 |
2008 |
||
环陵路立交东西跨线 |
1995 |
||
|
|||
内环东线(新庄立交至花神庙立交,红山路未快速化改造,未计入) |
九华山隧道 |
2007 |
龙蟠中路 |
西安门隧道 |
2007 |
||
通济门隧道 |
2007 |
龙蟠南路 |
|
龙蟠南路高架 |
2004 |
||
双桥门立交南北跨线 |
2004 |
||
卡子门立交南北跨线 |
2009 |
雨花南路(雨花东路至雨花大道) |
|
机场高速连接线 |
1997 |
雨花大道 |
|
花神庙立交南北跨线 |
2014 |
||
|
|||
内环南线(扬子江大道至大明路,东段未建成,未计入) |
绿博园立交东西跨线 |
2009 |
应天大街 |
应天大街高架 |
2004中段,2009西段 |
||
赛虹桥立交东西跨线 |
2003 |
||
双桥门立交东西跨线 |
2004 |
表1 快速内环路名、建设年代对照表